德興市職業中專學校汽車應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汽車應用與維修
二、入學要求
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
三、修業年限
學制:三年
四、職業面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汽車維修企業從事汽車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汽車電氣維修和汽車外形整修等各類汽車維修工作;也可以從事汽車零配件管理、汽車維修業務接待、汽車及配件銷售等工作
所屬專業大類 | 對應職業(崗位) | 專業(技能)方向 | 需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 繼續學習 |
???/span> | 本科 |
08 交通運輸類 | 機修工 | 電氣 | 汽車維修工初中級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汽車維修工程教育 |
電工 | 汽車保養 | 汽車電工初中級 | 汽車電子技術 |
保養工 | 電氣 | 汽車維修工初中級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前臺接待 | 機修 | 汽車維修工初中級 |
配件管理 | 汽車保養 | 汽車維修工初中級 | 汽車營銷服務 | 汽車服務工程 |
汽車銷售 | 機修 | 汽車維修工初中級 |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面向汽車維修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了解相關企業生產過程和組織狀況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員。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的學生應具備德育素養、知識技能和關鍵能力:
1. 德育素養
(1)擁護黨的領導,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能遵紀守法,有事業心和責任感。
(2)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素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3)善于與人交流合作,講誠信,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4)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調整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適應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變化,學會終身學習;
(5)能吃苦耐勞,樂于奉獻,并有健康的體魄。
2. 知識技能
(1)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又化基礎知識如語文、數學、英語、德育、物理、政治經濟學、心理健康計算機文化基礎、形勢與政策等。
(2)掌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如: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汽車空調等。
(3)掌握汽車設備應用于維修技術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如:常用汽車維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結構,汽車輔助設備的使用與調試,解碼器等先進設備的使用,汽車常見故障分析與處理等。
(4)具有市場營銷,設備管理,經營及技術分析的基本知識。如:社交禮儀、汽車配件管理、營銷等。
3. 關鍵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敬業精神與團隊合作精神及協調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具有寬容心,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參與意識強,有良好的自信心,積極進取的精神。
(2)具有從事專業工作安全生產、環保、職業道德等意識,能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3)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4)具有對新知識、新技術的認知和學習能力;
(5)具有遷移能力,能記錄、收集、處理、保存各類專業技術的信息資料。
(6)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具有強力的憂患意識;
(7)具有不斷尋求新突破的能力,具有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文化基礎課(語文、數學、)和德育素養課(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計算機基礎、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社會禮儀)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1. 公共基礎課
1)德育素養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目標、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 | 學時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課程目標:使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 主要內容: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會依據社會發展、職業需求和個人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等在本專業中的應用能力。 教學要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理想,學會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以此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為順利就業、創業創造條件。 | 34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課程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同違法行為做斗爭的實踐能力,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 | 36 |
3 | 體育與健康 | 課程目標:鼓勵學生探索和了解自己的世界,通過看、聽和做,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合作能力,并且享受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愉悅,在活動中能嫻熟地運用自己的技能、技巧、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使之有信心在走出校門和以后的生活中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 主要內容:其內容不僅包括身體鍛煉,而且包括體育文化知識、健康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體育與健康等內容。 教學要求:通過科學指導和安排體育鍛煉過程,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增強體能素質、體改綜合職業能力,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能力和習慣,提高生活質量,為全面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合格社會適應能力服務。 | 142 |
4 | 計算機 | 課程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學生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 主要內容: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常用型知識。 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具有應用計算機學習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準則,培養學生成為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 | 70 |
5 | 心理健康(選) | 課程目標: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并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內容: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常見的心理疾病及治療,以及家長,教師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 教學要求: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電視講座,網絡視頻等圍繞大多數同學經常遇到和關心的問題,結合實際加以解述,給學生以輔導和幫助。并且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家庭和學校生活相結合。 | 35 |
6 | 禮儀(選) | 課程目標:要懂得一般社交禮儀行為的規范,具備社交禮儀的基本技能;要培養學生的禮儀修養,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以便能夠更好的適應現代導游工作的需要。 主要內容:此課程包括禮儀的基本原理,如何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如言談舉止、儀容儀表),社交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如見面介紹、接待拜訪、各種聚會、通聯),外事活動中的相關規則(如國際禮儀、外交禮儀、國旗國徽國歌禮儀以及涉外習俗、交往禁忌)等內容。 教學要求:社交禮儀是一門人文應用科學,以禮儀活動、禮儀規范、禮儀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同時禮儀又是綜合性的學科,與民俗美學、傳播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緊密相連。在教學中,既要對學生進行社交禮儀理念的培養,懂得一定的社交禮儀理論,又要實際操練,一般社交禮儀行為規范,既要讓學生學習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習俗知識,又要模擬實踐社交禮儀活動。 | 35 |
2)文化基礎課
1 | 語文 | 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和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 主要內容:現代文閱讀與欣賞訓練、文言文閱讀與欣賞訓練、實用文體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信息搜集整理與運用能力訓練。 教學要求: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 213 |
2 | 數學 | 課程目標: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科學和技術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旨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和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主要內容: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列、平面向量(矢量)、直線和圓的方程、立體幾何、概率與統計。 教學要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 | 142 |
2. 專業技能課
1)專業基礎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目標、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 | 學時 |
1 | 汽車概論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汽車的發明與發展簡史、國內外著名汽車公司及商標、汽車總體結構、汽車分類及各組成系統的工作原理、汽車主要應用性能指標和選購技巧、汽車保養與維護、新型汽車與新技術以及汽車文化等知識,能夠解釋說明汽車總體結構、性能指標和保養與維護。 主要內容:汽車總體結構;汽車與汽車工業發展;國內外著名汽車公司;汽車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新型汽車與技術。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68 |
2 | 汽車機械基礎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液壓傳動基本原理,掌握液壓典型元件工作原理、典型回路構成,并能對簡單液壓系統進行分析,理解機械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機構、機械零件的有關知識。 主要內容:工程力學、液壓傳動部分、機械零件部分;熟悉機械傳動和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點、應用、結構及標準;液壓傳動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68 |
3 | 汽車電工電子基礎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達到本專業應用性人才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的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并為后續各專門化方向課程的學習作前期準備,同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和合作的作品,樹立環保、節能、安全等意識。 主要內容:認識交流電路、電磁現象基礎知識、電磁現象的應用、電子電路基礎知識及應用、傳感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集成電路和微電腦在汽車中的應用、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等汽車常用電子元件的基礎知識。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89 |
2)專業核心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目標、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 | 學時 |
1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 課程目標:通過課程教學和技能實訓,使學生基本具備汽車發動機拆卸、裝配的知識和能力;具備使用維修工具、量具、設備,進行發動機各總成、部件修復的知識和技能;能排除汽車發動機常見故障。 課程內容:汽車發動機的結構、原理及控制,拆裝與維修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216 |
2 | 發動機底盤構造與維修 | 課程目標:通過課程教學和技能實訓,使學生基本具備汽車底盤拆卸、裝配能力;具備使用汽車底盤維修工具、量具、設備進行底盤各總成、部件修復的技能;能排除汽車底盤常見故障。 主要內容:汽車底盤各總成、部件的結構、原理及控制、拆裝和維修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198 |
3 | 汽車電器與控制系統檢修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了解蓄電池構造和工作原理,掌握蓄電池檢測、維護及使用方法,正確識讀并分析汽車電路圖,掌握常用維修工具的使用,具備汽車電氣設備拆裝、連接、檢測、調試的能力;掌握發動機及調節器的構造、工作原理及檢測維修方法;掌握起動機、發電機、點火系統、汽車輔助電器裝置等的構造、工作原理、電路及檢測方法。 主要內容:汽車電源、起動、點火系統、照明設備與信號裝置、儀表等汽車用各類電器裝置設備的結構認識、原理、控制及拆裝和維修,性能測試技能訓練,汽車電氣設備維修用基本工具、量具、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能訓練。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234 |
4 | 汽車車身電氣設備檢修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使學生了解汽車車身電氣設備各系統作用;了解汽車車身電氣設備類型和組成;熟悉汽車車身電氣設備正確拆裝方法和過程,并能掌握汽車車身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維修方法。 主要內容:汽車照明、儀表、中控門鎖、天窗、喇叭、雨刮、安全氣囊燈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216 |
5 | 汽車維護與保養 | 課程目標:依據車輛技術狀況,遵循車輛維護工作安全規范,制定維護工作計劃,能正確選擇檢測設備、查詢車輛基礎檔案,能運用工具、設備對車輛進行維護工作。 主要內容:汽車維護與保養的基本知識,完成汽車保養所需工具、儀器、設備的正確選用和使用方法。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90 |
6 | 汽車空調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空調日常的系統維護,拆卸和安裝汽車空調元件,熟練地對制冷系統總成部件進行維修,檢測空調系統的電路,排除空調系統簡單的常見故障,并注重培養愛崗敬業,溝通與協調的職業素養。 主要內容:汽車空調系統原理與主要部件;汽車空調電器控制設備;汽車空調維修常用工具,設備及其使用方法;汽車空調設備維護和檢修方法;普通汽車空調系統常見故障診斷;微機控制空調系統常見故障診斷。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162 |
3)專業拓展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目標、主要內容和教學要求 | 學時 |
1 | 汽車營銷 汽車營銷 | 課程目標:在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汽車配件及汽車營銷、金融借貸等知識及計算機數據統計、處理技術;網絡銷售技術。使學生掌握汽車及配件營銷業務中必備的專業知識;初步具有零配件管理、資料查詢、汽車及零配件銷售的能力;具有執行與銷售有關的政策和法規的能力;具有汽車營銷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主要內容:汽車營銷市場分析;汽車用戶購買行為分析;汽車市場營銷調查與市場預測;汽車市場營銷組合技術;汽車市場營銷管理;汽車市場營銷實務;汽車產品的售后服務及汽車配件銷售;汽車保險的基本知識;汽車營銷相關法律法規。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126 |
2 | 汽車制造 |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知道一輛汽車的誕生必須經過系統復雜的生產工藝過程,讓他們在學習了汽車制造裝備、車身沖壓、白車身焊接、車身涂裝、汽車總裝過程可以掌握一系列的各種工況工藝,加工過程。而且還要學會每個崗位上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獨立完成一個工況操作 主要內容:汽車制造裝備,車身沖壓,白車身焊接,車身涂裝,汽車總裝。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72 |
3 | 新能源汽車 | 課程目標: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新能源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現代汽車用的新能源的形式及相關知識,提升學生在新能源方面的知識素養和專業運用能力,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在獲取新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內容:包括新能源概論,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用電機、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 教學要求:1.課程教學任務課程由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完成;2.授課教師必須在學期開學前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設計方案;3.每次授課前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內容涉及項目、任務和相關實訓條件準備;4.本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地點完成。 | 71 |
教學計劃進程表 |
課程類別 | 課程序號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考 核 方 式 | 學年學期安排課程時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臨床實習) | 第四學年 |
總 計 | 理論教學 | 實踐教學 | 學 分 | 考 試 | 考 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8周 | 18周 | 18周 | 19周 | 20周 | 20周 | 周 | 周 |
汽修專業必修課 | 1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36 | 32 | 4 | 4 | √ | √ | 2 |
|
|
|
|
|
|
|
2 | 數學 | 36 | 36 | 0 | 8 | √ |
| 2 |
|
|
|
|
|
|
|
3 | 語文應用基礎 | 144 | 124 | 20 | 10 | √ |
| 4 | 4 |
|
|
|
|
|
|
4 | 歷史 | 36 | 30 | 6 | 2 | √ |
| 2 |
|
|
|
|
|
|
|
5 | 計算機基礎 | 72 | 34 | 34 | 6 | √ | √ | 2 | 2 |
|
|
|
|
|
|
6 | 體育 | 288 | 88 | 200 | 12 |
| √ | 4 | 4 | 4 | 4 |
|
|
|
|
7 | 音樂 | 72 | 36 | 36 | 4 | √ | √ | 2 | 2 |
|
|
|
|
|
|
8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 90 | 60 | 30 | 6 | √ | √ | 5 |
|
|
|
|
|
|
|
9 |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 108 | 84 | 24 | 8 | √ | √ | 3 | 3 |
|
|
|
|
|
|
10 | 汽車概論 | 72 | 72 |
| 6 | √ | √ |
| 4 |
|
|
|
|
|
|
11 | 汽車機械基礎 | 54 | 54 |
| 5 | √ | √ |
| 3 |
|
|
|
|
|
|
12 | 汽車電工電子 | 72 | 54 | 18 | 5 | √ | √ |
| 4 |
|
|
|
|
|
|
13 | 汽車電器與控制系統檢修 | 72 | 54 | 18 | 6 | √ | √ | 4 |
|
|
|
|
|
|
|
14 | 汽車空調 | 72 | 54 | 18 | 6 | √ | √ |
| 4 |
|
|
|
|
|
|
汽修專業必 修 課 | 15 | 汽車營銷 | 72 | 54 | 18 | 6 | √ | √ |
| 4 |
|
|
|
|
|
|
16 | 汽車制造 | 72 | 72 |
| 6 |
|
|
| √ |
|
|
|
|
|
|
17 | 汽車新能源 | 108 | 72 | 36 | 8 | √ | √ |
|
| 6 |
|
|
|
|
|
18 | 汽車維護與保養 | 108 | 72 | 36 | 8 | √ | √ |
|
|
| 6 |
|
|
|
|
19 | 機械制圖 | 36 | 30 | 6 | 6 | √ | √ |
| 2 |
|
|
|
|
|
|
20 | CAD | 108 | 72 | 36 | 6 | √ | √ |
|
|
| 6 |
|
|
|
|
21 | 汽車文化 | 108 | 108 |
| 8 | √ | √ |
|
| 6 |
|
|
|
|
|
22 | 汽車保險與理賠 | 72 | 72 |
| 8 | √ | √ |
|
|
| 4 |
|
|
|
|
| 23 | 汽車美容與裝飾 | 72 | 50 | 22 | 6 | √ |
|
|
|
| 4 |
|
|
|
|
| 24 | 汽車服務與禮儀 | 108 | 72 | 36 | 6 | √ | √ |
|
| 6 |
|
|
|
|
|
| 25 | 汽車故障診斷 | 108 | 72 | 36 | 6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