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光先生的新著《產業文化育人——理論探索與教育實踐》出版了。這是他10年來深耕產業文化領域研究成果的結晶。讀之,收益、感悟良多,置喙一說。
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價值創新
余祖光的這一研究成果是當下職業教育研究的重要創新成果,對指導職業教育的產業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產業文化育人是一種橫向交融的跨界育人。從職業教育性質看,職業教育是產業與教育、學校與企業、工作與學習的跨界教育。這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也是職業教育作為“另一類型”教育的內在依據。因應這一本質,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成為現代職教體系的鮮明特征,亦成為職業教育產業文化育人的特殊規律。余祖光從事物分層的角度解讀這一規律,認為產教融合指產業與教育的融合,是宏觀層面的;校企合作是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是中觀層面的;工學結合是工作與課程教學的結合,是微觀層面的。產業文化的跨界育人正是在這三個層面整合而共同實現的。
產業文化育人是縱向提升的高端育人。從教育教學內容看,職業教育還有一個縱向層級問題。比如知識、技能、方法、文化的傳授和賦予,是一個邏輯遞升的內容序列。知識是基礎性的,具有文化生成性;技能是本位性的,蘊含文化應用性;方法是理論化的,具有“術”的工具性;文化是高端性的,指向育人的目的性??梢娢幕哂薪y攝性,文化育人既是根本,又是形而上的,知識、技能、方法的教育都是服務于文化的;文化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
系統產業文化觀的建構創新
《產業文化育人》結構體例分為產業文化和產業文化育人上下兩篇。著者以堅實的研究積淀,開闊的理論視野,深厚的語言功力,將“產業文化”這個學界還很陌生、模糊的核心范式予以理性觀照和系統闡發,建構起一個系統的產業文化觀,具有獨到的創新品質。
《產業文化育人》認為,“產業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被普遍認可和遵守的行業習俗、規范、制度、準則和價值觀,以及蘊涵于行業產品和服務中的歷史、藝術、品牌、質量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钡]有限于僅僅給出一個定義,而是利用邏輯劃分的手法,從外延上對產業文化進行三個層級的劃分和梳理,描繪出整個產業文化的完整譜系。在這個譜系中,行業文化是一級劃分母項,劃分后得到了ABN三個行業文化的二級子項,對子項再次劃分又得到了企業文化、職業文化、工作文化三級子項,從而實現了對產業文化結構體系的整體把握。
應當說,這一產業文化體系結構的建構,層次上是清晰的,外延上是周延的,邏輯上是自洽的,是一項重大理論創新。在我國產業文化的相關研究尚處于探索的初級階段,還未見到專門的著作和較為系統的論述的背景下,這一研究創新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作用。
產業文化育人實踐的探索創新
產業文化育人,理論的澄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到育人實踐之中,在落地踐行中取得實效。產業文化育人實踐的探索創新,主要體現在其所提供的育人方案、建議、方法、途徑等必須是富有創意、切實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筆者從書中做了如下提煉。
基礎文化與產業文化共生互補。產業文化育人不能孤立地進行,而要和基礎文化、傳統文化相結合。既要重視基礎性工作價值觀養成,又要加強產業文化中企業文化、職業文化知識教育,并努力通過“學校、企業和社會的三位一體教育”的聯動方式予以落實。
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和培養規律育人。產業文化育人是職業教育的一個內在環節,但長期以來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形成文化育人的缺失?;貧w文化育人,必須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和培養規律,“即生涯社會化與專業社會化相結合,學習世界與工作世界相結合,學校文化育人與企業文化育人相結合?!?/p>
學習過程中滲透產業文化要素育人?!霸诼殬I教育中,所處的社會文化就是產業文化,所受的影響就是企業、職業工作環境的影響?!闭n程學習活動往往是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發生的,是在理論與實踐結合、思維與技能整合、知識與文化融合的前提下建構的,整個課程學習過程滲透著產業文化育人要素,是產業文化育人的主渠道。
(作者張健,系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